来自中太建设集团的报告之六---责任篇
用“责任感”回馈社会
本报记者尚丹宁 通讯员钟崇鹤 孙彦池
作为一名企业家,中太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李文健带领中太建设集团员工,扶贫济困、奉献爱心、将社会责任视为己任;他曾带领员工三进四川地震灾区抢险救援、援建过渡安置房;他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相提并论,用爱心筑起了一座座希望的桥梁。正是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太建设集团才将“团结拼搏、务实高效、开拓进取、勇攀高峰”当成企业精神。
26年来,作为一家军转企业,中太建设集团始终秉承着人民军队讲政治、讲奉献的光荣传统,继承和发扬了人民军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可贵精神,锻炼出了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施工管理队伍,为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诚信为本,追求卓越,为社会尽责,为人类创造财富”。中太建设集团先后参与抗击非典、北方雪灾,南方水灾、支援西藏建设、幸福工程捐款、北方水窖、救助白血病少年、捐资助教、助学、助残、扶贫济困等各类光彩事业活动,捐款总投资达数千万元。2007年,集团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创办了“老年关爱病房”,先后使300多名老年人获得了晚年幸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铭记总书记嘱托 以实际行动践诺
200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临中太建设集团,视察,为即将奔赴四川灾区执行过渡安置房援建任务的突击队员们壮行。“急灾区群众之所急,解灾区群众之所难” 、“……我这次是给你们中太下军令状来的!”。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中太建设集团叮嘱的一番话。李文健当即向总书记立下“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保证完成好任务”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只能提前完成任务,绝不退缩!”的承诺。
6月15日,中太建设集团安装建设的1780套过渡安置房全部交付使用,超额完成了省建设厅下达的第一期援建任务,兑现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太时下达的“军令状”。援建人员用辛勤和汗水打响了一场“攻坚战”,用拳拳爱心筑起灾区群众的“家”。也因此,中太建设集团先后被廊坊市和河北省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全国工商联授予“全国工商联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当李文健接过 “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时,动情地表示:“这面旗帜,寄托着廊坊市委、市政府、省市建设厅(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包含着廊坊市400万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我们绝不辜负各级领导及灾区人民的厚望,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地完成好灾区过渡安置房装配任务,让灾区群众早日搬进新家。”
2008年10月8日,中太建设集团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李文健出席“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再次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近两年来,中太建设集团始终牢记胡锦涛总记视察时发表的“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打中太牌、走全国路,谋海外财”的发展战略,使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的同时,时刻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用企业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一篇人间有大爱的篇章。
发扬军人优良传统 援建员工不辱使命
中太建设集团全体员工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继承和发扬了人民军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光荣传统。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中太建设集团更是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以实际行动支援地震灾区。员工自发捐款捐物。集团公司和个人共为灾区捐款数千万元,为灾区人民捐献衣物棉被等1600余件。随后,按照河北省建设厅和廊坊市建设局的统一部署要求,第一时间组建以胡卫东为组长,党员为主体的抢险救援小分队,携带大型设备,与河北建设救援队一起,紧急奔赴绵竹市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进行生命救援、废墟清理、管道抢修和物资财产抢救等工作。在10多天的抢险救援中,全体突击队员发扬“不畏艰辛、攻坚克难、连续作战”的作风,先后出动设备车辆26台班,清理废墟瓦砾4600立方米,奋不顾身地抢运出了价值上亿元的贵重设备、配件及重要档案资料,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光荣任务,得到了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省建设厅的高度赞扬。
同时,在河北省、廊坊市援建指挥部的领导指挥下,集团总部立即成立了前线指挥部,对过渡安置房施工进行详细部署。第一时间进入灾区现场,承担重建家园及过渡安置房安装施工任务。集团四川分公司当即放弃正在洽谈中的7亿元的工程项目,组织了230名援建队员和60多台施工机械迅速开赴援建工地,进入崇州市崇阳镇三和社区、怀远镇安乐社区两个援建“战场”,展开了过渡安置房的前期施工准备。
四川分公司经过20多个日夜的苦打硬拼,崇州“攻坚战”告捷。6月15日,由中太建设集团承建安装的崇州市崇阳镇三合社区、怀远镇安乐社区过渡安置房一次性整体交付使用,提前超额完成河北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第一阶段过渡安置房的建设任务。集团总裁张明礼表示:“为援建过渡安置房放弃7亿元的工程项目,我们毫不后悔。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是我们此刻最在意、最光荣的事情。”
7月7日,集团再次请缨,承担起援建平武县平南羌族乡、锁江羌族乡、大印镇和豆叩镇4个乡镇14个安置点的840套过渡安置房的安装任务。以李文健为首的集团领导,三进四川灾区,带领全体援建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和援建安置房施工。在省市指挥部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援建人员冒着频繁余震和泥石流等生命威胁的危险,克服了气候严重不适、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原材料短缺、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经过50多个日夜连续奋战,圆满完成了过渡安置房的安装任务,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向总书记的承诺。赢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河北省、廊坊市各级援建指挥部的高度赞扬。
全力重建家园 奉献拳拳爱心
兑现了总书记下达的 “军令状”之后,中太建设集团又积极投身于四川灾区的校园、家园重建工作。
2009年5月11日下午,河北对口援建平武灾后重建八个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在平武县接官亭举行。这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包括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平武中学、北山小学、县城廉租房、飞龙桥加固改造工置、老城区路网改造工程、县中学场地整治和南桥危桥拆除工程。总投资近3亿元。
集团驻四川分公司先后承建成都市灾区第一批全国城乡一体化重点试验项目--新津县文井乡张场社区农民新居安置房项目、四川省委组织部援建项目--都江堰龙池镇南岳活动中心以及河北省支援四川平武援建项目--平武飞龙桥加固维修等工程项目,总援建项目金额达2.6亿元。其中,平武县涪江飞龙桥整体加固改造工程项目,是河北援建四川的一个重点项目,飞龙桥全长486. 724米,大桥单孔最大跨度58米,被誉为平武第一桥,总投资1300万。
集团建安第一分公司为方便援建,南迁到四川,参与灾区重建工作。该公司在承建广元市剑阁县涂山小学工程项目时,得知学校新购桌椅等学习用具的费用不足后,通过集团总部为此学校工程减免了23万元的工程费用…… |